记者亲历:川普与普京会晤背后发生了什么?

这里是美国   Saturday 2025/08/16 11:17 AM
收藏
编者按:本文作者Brett Samuels是《国会山报》的白宫记者,负责报道川普政府。他也报道过拜登政府和2024年大选。其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国会山报》工作,最初在突发新闻团队工作,2019年转入白宫报道。作为一名白宫记者,他负责报道总统提案和政治环境的最新消息,工作内容包括报道当天的新闻以及对白宫动态的深入报道。

据国会山报8月16日报道 当通向那间小屋的门猛然打开时,川普总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在里面举行一场历史性会晤,我几乎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图源: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几分钟前,我刚从100码外的一辆面包车一路飞奔至这座建筑,川普与普京将在此就乌克兰战争展开一场高风险谈判。

白宫工作人员催促我们赶紧进屋,因为两位领导人已经入座。美国和俄罗斯记者为抢拍照片、争相提问而混乱不堪,整个场面俨然“疯人院”,而这些问题注定得不到任何回应。

“非常感谢各位。”川普说道,然后示意媒体可以离开了。

作为随行记者团的一员,我搭乘空军一号随行记录总统行程,为那些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传递信息。周五清晨6点左右行程正式开始,直到周六凌晨3点多才结束,总统实际上完成了一趟往返“最后的边疆州”的一日游。

我亲眼目睹两位领导人精心编排的会面场景,参与了那场紧张混乱的“开场”,也看到原本计划中的联合记者会上,川普与普京未回答任何问题便转身离场,让在场媒体震惊不已。

整个行程节奏难以预测——这在随行采访中并不少见。漫长的等待被突如其来的事态打断,记者们必须随时处于“战备状态”。

虽然我曾多次随川普出访,但没有哪一次像这次在阿拉斯加的峰会这样意义重大。亲眼见证川普与普京的会面,再次揭示并强化了川普身上作为领导者的一些特质。

川普骨子里是个“表演者”,这一点在周五的峰会上展露无遗。

在安克雷奇走下空军一号时,我看到工作人员展开真正的红地毯,一直铺到普京即将走下飞机的地方。我看到团队在“ALASKA 2025”的巨型立体字母前作最后整理,那将成为川普和普京首张合影的背景。

当川普和普京踏上展示台时,一架B-2隐形轰炸机及其他军机飞越头顶,轰鸣声震耳欲聋。这是白宫精心策划的一部分,旨在营造最大戏剧效果。

仅仅是在美国本土接待普京一事,就堪称电视镜头量身打造的历史画面。

媒体争相报道,评论人士认为这一活动本身就是普京的胜利,而欧洲领导人则寄希望于川普能在结束自2022年开始的俄乌战争方面取得突破。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当美国记者询问普京是否会停止杀害平民时,他只是耸了耸肩。

会场上的一些迹象表明,这场会晤并未完全按计划进行。

川普与普京共同乘坐总统专车,从停机坪驶向会场,这两地的距离很短。一名美国官员向我证实,车内没有翻译或其他工作人员随行,照片和视频显示,普京在后座大笑。

原定的川普与普京一对一会晤,最终变成了“三对三”会谈,由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和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陪同川普参与,讨论持续了大约3小时。

会谈期间,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记者被安排在同一顶媒体帐篷内,中间仅用绳线隔开,以保持双方“基本隔离”。当然,如果你要上厕所,那所有记者都得去外面的一排临时厕所。

计划中由更大代表团参与的扩大双边会议并未实现。取而代之的是,会谈结束后我们被匆忙带进一间礼堂,准备出席一场似乎“提前开始”的联合记者会。

这场记者会最终仅持续了12分钟,两位领导人分别发表讲话:先是普京,随后是川普——这一顺序颇为罕见,毕竟美国才是此次会晤的东道主。

普京大部分时间都在谈论俄罗斯历史,并奉承川普,称如果2022年时是川普而不是前总统拜登执政,他就不会入侵乌克兰。他并未说明为何如此认为。而川普在记者会结束后接受福克斯新闻主持人肖恩·汉尼提(Sean Hannity)采访时,也没有回答关于普京为何赞同这一观点的追问。

川普仅发言3分钟,几乎未透露此次峰会是否达成任何具体协议。

记者会突然结束,让许多记者猜测川普是否对峰会感到不满。而他离开阿拉斯加之前接受汉尼提采访更是引发外界疑问。

在前往阿拉斯加途中,川普于从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起飞约20分钟后走到机舱尾部与记者交谈,回答了关于他对即将与普京会晤期待的问题。

但一向健谈的川普抵达阿拉斯加后似乎不再愿意接受提问。在与普京的多场合影中,他没有理会记者的高声提问,也没有在原定为联合记者会的场合回答任何问题。

在返回华盛顿的约6小时飞行过程中,川普也未与随行记者团讲话。不过我们获悉,他在机上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欧洲盟友进行了通话。

这些通话为周一川普在华盛顿与泽连斯基的会面铺平了道路,也可能为川普、泽连斯基和普京之间未来的三方会谈奠定基础。

至于下一次会面将把川普和随行媒体带到哪里,川普表示,可能还会前往阿拉斯加。

不过周五普京提出了另一种想法。

“下次莫斯科见。”普京用英语在记者会结束语中说道。


独家编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芝加哥华人资讯网”,切勿侵权。
标签 川普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