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著名建筑系列之1—克拉克老宅(Clarke House)
芝加哥的特色建筑是旅游者不可错过的重要景点,而建于1836年,位于Indiana南路1827号的Henry B. Clarke家可以说是芝加哥现存最老的一所房子。

它历经两次搬迁,一次火灾以及几十年的顽强成长而成为一座回顾这座城市早期历史的教育纪念碑。
早在1837年建市之前,芝加哥已经开始吸引来自美国其它地区的移民。1835年,Henry Brown Clarke一家从纽约的Utica搬到了雏形初具的芝加哥。Clarke很快在铁器和建筑材料销售中获得成功,并在1836年开始建设当时这座位于16街和密歇根路交口的家。那时这片土地将要建成所谓的草原大街区,而该建筑是当地也就是今天的南环区(South Loop)当时唯一一座像样的房子,周围被田野所围绕。
Clarke的家模仿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希腊复兴式建筑在早期的美国很流行,似乎是因为它能把这个崭新国家与古老民主联系在一起。因此希腊神庙的建筑元素被借鉴到民居的尺度,在四个大圆柱撑起的前冲下有一个大的台阶入口,白色的木质壁板隔板象征着大理石。房子的主体由大量的木质架材构成,它的耐用品质让这座老建筑历经风雨年代而屹立不倒。
1849年Clarke离世后,他的遗孀Caroline卖掉了房子周围大量的田地以补贴家用并继续完善这个家。在1850年代,加装了屋顶结构以及新的门廊来配合前方新建的煤气灯燃亮的密歇根大街。
1871年,Clarke家被出售,整体移至几英里外的南部靠近45街和Wabash路交口处,并在那里伫立了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这种搬迁在当时并不少见,房子开始被用作居所,后来成了主教Henry Ford教堂的一部分。

1970年代,当教堂不再需要这座房子的时候,芝加哥市政府因珍视其建筑历史而买下了它并计划再一次搬迁,而就在1977年计划中的搬迁之前,一场火灾对房子造成了损毁。不管怎么说,搬移工作还是在当年的12月份开始进行了。其间由于天气恶劣,因用于起吊房屋跨越铁道的液压千斤顶冻结,房子还在空中停留了两周之久。
在房子终于被安装在现在的位于芝加哥妇女公园内的位置后,修复工作便开始并进行了多年,以把房子恢复到Clarke遗孀居住时期的样子。在此过程中,它已经为许多参观Clarke家的游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芝加哥早期历史的窗子。
原创,转载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