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唐人街实现新跨越 2013多项设施落成 酝酿蓝图引领未来
在即将告别2013年的前夕,芝加哥《侨报周末》回首过去一年在华埠发生和对华裔影响甚大的重要事件,与读者一起温故知新展望未来,迎接全新的2014年。
刚走过百年岁月的芝加哥唐人街,多项社区基础建设陆续完成,为华埠居民带来便捷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今年6月,带有东方古典色彩,西方新颖元素的谭继平公园船屋(Boat House)如期竣工,兑现了市长伊曼纽尔2011年许下的在芝加哥河畔兴建船屋的承诺,这也是第一栋开放给南环一带居民使用的船屋。
今年在华埠建成的休闲娱乐设施不止船屋一处。在华埠中国华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后,谭继平体育馆终于在10月剪彩仪式后,正式对外开放使用。这座面积达3万平方尺,包含室内篮球场、游泳池、健身房等设施的社区中心,为芝加哥南华埠整体建设写下了新的里程碑。
不过,社区人士为繁荣华埠、造福后代子孙的理想并未因此而停止,华埠更好团结联盟等人运筹帷幄,极力推动华埠新图书馆的成立。芝加哥市长伊曼纽尔、25区区长苏礼仕等人终于不负众望,于今年9月6日在华埠广场宣布睽违多年的新图馆将动工,预计2015年正式启用造福民众。
近年来华埠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还得到了芝加哥市府的重视。和中国城息息相关的红线地铁,在关闭整修5个月后,今年10月份改头换面重新上路,大大缩短了中国城到市中心的往返时间,为民众提供更舒适快捷的交通体验,并增加了观光客到华埠的机会,无形中为华埠带来更多商机。
然而,历史发展的印记不只体现在物质设施上,中华传统和历史人文的发扬特别有赖于文化媒介的传承。芝加哥美洲博物馆因此精心筹画“时间胶囊”(Time Capsule)计划。该计划收集了展现华埠百年风貌的70多件捐赠品,并于近日正式封箱。“时间胶囊”将于百年后开启,由后人见证华埠的百年发展轨迹。州长奎恩也曾特别褒扬了“时间胶囊”让下一代子孙了解华埠历史以及对林肯之州历史所带来的重要贡献。
除了众多单个工程年内告捷,华埠未来的整体规划也正在酝酿之中。由“芝加哥大都会规划局”(CMAP)与华埠团结联盟联合推出的“华埠远见计划”,目的在勾勒中国城未来20年的社区建设蓝图,日前已完成第一阶段计划,未来将继续广纳民意,打造华埠未来新气象。“华埠远见计划书”也已被封存于”时间胶囊“中,让后人了解华裔先辈们为华埠发展贡献的智慧与力量。
年内令华埠居民感觉最明显的是治安好转。市府为打击芝城严重的暴力犯罪问题,运用加强警力、注重预防、父母协助和严厉惩处等政策多管齐下,芝城今年犯罪率创下42年来最低记录。芝加哥严打犯罪的大环境,加上库克郡警长办公室对华埠治安问题的关切,华埠治安因此大有改善,特别是10月期间各类违法案件数量有极大下降,如抢劫、偷车案均下降至2起。
年内,影响众多华裔居民的福利政策也陆续出台。例如,中国城所在的第25区,自今年6月起周日路边停车免费。这是自2008年以来,路边停车外包给私营机构之后,华埠民众重享周日免费路边停车的优惠。
此外,伊州政府于11月开始实行“临时访客驾照”政策,为伊州近50万没有社安号居民的合法开车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这一政策无疑为没有合法身法的华埠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伊州政府为保障低收入家庭的福利,还于今年7月通过了扩大医疗补助健保计划(Medicaid),规定明年1月起家庭收入高至联邦贫困线138%的伊州家庭都有资格享受Medicaid。该政策对于收入一般的华埠家庭来说又是一个大好消息,新一年的医疗保健支出负担将减轻不少。
回首已将过去的2013,年,百岁唐人街并未垂垂老矣,而是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并且期待另一个百年的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