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人际关系相对简单,良好的人缘总会有助于自己的。与同学,师长相交往,开明,真诚与热情总会受到欢迎。美国社会是一移动的社会,人员更迭很快,常常有临不知明日酒醒何处之境,所以万事要开明,非触及自己的根本principles, 没有必要大动干戈,一根虾米须坏了五百年修道的事最好不做。
初来乍到,万事不免要求人。然而常常会有被求者或忙于其私人之要务,或许兴趣缺如而未能施以援手的时候,从而使吾辈愤然受到挫。如对方是一华人,更易怅然生恨,心性脆弱者更是心态就此改变,或许那个不愿帮忙的当初也曾被这样无情地冷处理过。实在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想法。例如新来的同学有一些是被素昧平生的人接机或载去购物,有很大一部份热心人是想把这种善心传递和括散出去。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美国社会是一以锲约和协作而制衡的共同体,所以他人也未必负有锲约而要为你提供无偿服务。而中国文化不然,是讲求人帮人,人依赖人,不帮你周围的人的行为会导致舆论和道德的压力。抛开文化的因素,当一个群体以弱势地位处居于整个社会,如当今在美之华人,互相提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这些个帮忙编新生手册的,也都早有用这一共识。粗粗剖析一下上下五千年的人际关系,大致可归两类:锲约和利益;诚信和真情。锲约者,如房客与房东,签好lease, 交钱住人;利益者,如同乘一舟之旅客,为了各自之身家人性命,不可随意颠覆船只;诚信者,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赤诚之情感,其间之关爱非金钱物质可替代;真情者,如情侣之深爱,喜乐痛楚一与共俱,焉顾其余。锲约以锁利益,利益终为根基,一旦共同利益丧生,一切关系皆为 灰垢,一如有更好的deal, 房约可毁,渡舟可更。此类关系如沙中城堡,朝不顾夕;而诚信和真情则不然,诚信以真情为根,道义为基石,其成毁皆撼人心,难以物量。既不可赋以价值,则无可比拟,以至事更苍桑,仍坚如铁石。人于此生世,如茫茫戈壁滩里一沙砾,如能结识一些诚信与真情的良士,共筑一辉宏大厦亦未可知。
好在美国集社自由,所以我们想,喜爱运动者可以集社成体育Club, 喜爱读书格物者可以集社成研究Club, 喜爱闲侃辩论者可以集社成博论club ...总之为了聚志同道合者,相互切磋,砥励品行,让人生过地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