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老人的精神状态
美国的老年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的确是幸福的,但是在精神生活方面,如在亲情和友情方面,不可否认,我以为还是有些问题的。特别是到老得走不动路的时候,会感觉到一丝孤独的。
美国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主张个性自由,强调个人人格,要求不伤害别人丶也不被别人伤害,不侵犯他人的尊严和利益,不干预别人的生活和隐私,不影响别人的安宁,对老人和小孩都同等看待。父母送给儿女东西,儿子会说:“谢谢”,反之也一样。兄弟姐妹间直呼其名,不管年龄相差多大也一样。和姑姑,姑父,舅舅,阿姨之间,基本上是不走动的。除非有事开PARTY,会请一下。我们住的地方,周围全是老外,当然正确的说,对他们来讲,他们是本国人,我们一家是老外。他们很好奇,你们爸爸妈妈怎么经常和你们在一起,他们没有自己的生活吗?而他们平时就只有自己的一家人。
儿女18岁([也不一定18岁,一般从上大学开始)便离开父母家庭而独立谋生了(孩子上大学也会尽力勤工俭学,自己挣钱解决学费),
儿女长大后,也不必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父母也不再管儿女的生活与前途,兄弟姐妹间更加没有相互的照顾和帮助。爷爷,奶奶会在周末开了车,来到儿子,女儿家,看望自己的孙子,孙女。吃了饭就又回去了。象一个客人一样。
当然,美国人不重视亲情丶友情丶乡情以及邻里关系。多多少少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中国人喜欢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在一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孙子孙女欢声笑语,欢聚一堂。这就是我们渴望的幸福生活。在这一点认识上,我们和国外的观点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到了美国,尽管享受政策的待遇,住进了老年公寓,但是还是经常回去帮助料理家务,帮助照看孩子。我们会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但是,美国的老人愿意享受这种独居生活。因为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有自己的卧房,成人以后更加在意隐私和个人空间,所以他们晚年自己生活并不觉得孤独。我们用东方文化去琢磨美国老人的情感需求,以为他们没有儿孙欢绕在膝下,是凄凉,是痛苦,是孤独,完全是自作多情,杞人忧天。所以中国一直流传,美国是老人的坟墓,那是中国人的认为,他们自己绝对不认为自己生活在坟墓里。而且确确实实,除了在亲情关系上有那么一点小小的遗憾外,他们完完全全生活在幸福之中。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