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昨天旅途劳累,今天睡到10点多才起床。今天的行程是和青旅认识的中国留学生一起完成的。我们首先去Chinatown的湘菜馆填饱了肚子。然后去The Museum of Science of Technology去参观,除了downtown有10路车可以到达外,还可以从Chinatown乘坐Red Line到Garfield下车然后过街乘坐55路到终点站到达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55路车上几乎都是黑人,看来芝加哥南部应该就是黑人区了,据说这里的Green line经过芝加哥着名的黑人区(55路也经过),只有亲眼见到美国的黑人区,你才能对美国的两极分化有个直观的了解。 55路途中还经过芝加哥大学,由于同学没在,所以就没有下车去游览校园,只是远远地瞻仰了一下这座世界名校。由于芝加哥大学地处黑人区,所以治安不是太好,这里的同学晚上一般都不大出门的。
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非常有名。听说是赫鲁晓夫访美时点名要去看的两个地方之一,可见来头不小。这家博物馆实在太庞大了,芝加哥市区根本就容不下,于是建在了市区的东南边,它最独特之处在于摒弃了别的博物馆必须轻声细语丶“眼看手勿动”的规矩,欢迎观众亲身体验:或者利用温控器孵化小鸡丶驾驭庞大的联合收割机“耕耘”,或者深入“矿井”挖煤丶飞上“太空”探险,或者倒回中古世纪丶闯入明日世界一游,这里永远洋溢着欢快热闹的气氛,被誉为全世界最受学生们喜爱的“科技游乐场”。
本来准备用2个小时游览科学工业博物馆后去水族馆的。后来发现我们太天真的,这个巨大的博物馆真是处处有惊喜,这里有天文馆,航空馆,铁路馆,还有农业馆,生物馆。如果在这里泡上一天,绝对比读几本书学到的知识还要多。在这里第一次体验了可以躺着看的圆幕电影,讲述的是龙卷风的探索和研究。让我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探索精神,为了预报和研究龙卷风,一群科学家硬是用自己设计的专用车带着设备冲进龙卷风的中心地带去探寻龙卷风的秘密。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国内的科研现状,到底有多少科学家是在为科学而献身?我觉得现代中国的探索之风远远不如我国的古代,当年明朝的万侯为了翱翔天空,把自己绑在冲天炮的椅子上飞起,结果不幸遇难,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为飞翔而献身的人,但是他的探索精神鼓舞着后来人。在天文馆,我们还看到了阿波罗13号的登月舱以及阿波罗11号的登月器——鹰。这里有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详细介绍,还有一系列航天计划的模型,甚至还有计划中的航天伟业的模型。让我一直在感慨和震撼50多年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航空航天展品和故事看得我心潮澎湃。这里还有很多关于天文知识的介绍,帮我纠正了很多误区,比如太阳系除了地球,火星,金星和水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是气体的,美国人用幽默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每颗行星,让我忍俊不禁。再一次激发了我对太空的遐想和向往。博物馆还有个亮点就是U505展馆,U505是二战中德国海军唯一一艘被美国海军俘虏的潜艇。U505是美国最着名的历史纪念物,也是美国拥有的唯一一艘IX-C型U艇,更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艘该型号的U艇。
3楼还陈列了不少飞机,有莱特兄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家飞机,还有波音727的巨大机体展示,以及各类说不上名字的小飞机。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体验模拟飞行,虽然没有太大意思。不知不觉,当我们走到2楼的时候,竟然要闭关了。之前计划的2小时虽然变成了4小时的游览,但是远远没有让我们充分体验和领略到这个巨大博物馆的魅力。无奈只能默默离开,如果还有同学要过来玩,一定要留出一天的时间给这个博物馆。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如果你是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话。
离开博物馆又去Chinatown的湘菜馆享用了丰盛的晚餐,在这里品尝到了正宗的冷锅鱼。由于这几天天天过来,服务员都认识我这个湘菜粉丝了。晚餐后便前往John Hancock大厦看芝加哥夜景,John Hancock大厦和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票在City Pass上是两选一,由于我已经用掉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票,所以今天只能自己花17刀购票了(如果在青旅购买的话就是11刀,可惜我回到青旅才知道)。John Hancock大厦显然是没有希尔斯大厦那么给力,电梯上没有任何解说,也没有热情的工作人员带路。尽管有iphone4的解说器,却没有太大的作用。在94层的观景台观看芝加哥夜景的确很壮观,可是由于是晚上室内的玻璃反光,所以要排除没有光线干扰的夜景图片真是难上加难。这里唯一比希尔斯大厦好的地方就是可以点上一杯免费的咖啡,坐在落地窗前静静地品咖啡,观看夜晚灯火辉煌的芝加哥夜景。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