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 28140
经验 28140
智慧达人 智慧达人

美国社会低收入福利制度介绍

发布于: 2014/03/09  8:05 am

不知道现在的政治课本是怎么讲的。反正我从小到大的政治课上介绍资本主义时,常用的句子就是--赤裸裸的剥削,人吃人的社会,等等。听说父母那一代更有要团结全世界无产阶级力量拯救资本主义社会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话语。呵呵,亲身体验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到底它是一个怎样“万恶”的社会制度?或许这是我此行来美国最大的收获。

下面我想介绍的是美国非常重要的一些基本福利制度。这些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各种福利与帮助,贯彻的如此彻底,我想对如今贫富差距极大,无法保障最底层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的中国社会制度有许多的借鉴之处。

因文不可妙笔生花,以下许多资料是转载的,,只想更加全面的展示这些内容而已。

美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富裕国家之一,但这里也不乏沿街乞讨者和无家可归者,还有一些住破旧房屋的穷人。美国通常把穷人称为“低收入者”,而各州对“低收入”的定义有所不同。这种景观,是美国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根据最新划定的贫困标准(单身年收入低于19240美元;两口之家低于25900美元;三口之家低于32560美元;四口之家低于39220美元;五口之家低于45880美元)来衡量,它的穷人仍不算少,达3500万人;其中300万人无家可归。

每年福利开支超5000亿
美国有着大量扶助贫困人口的福利项目,确保穷人也能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住得上房。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每年的福利开支都超过5000亿美元,用于各种各样的贫困人口资助项目。
这里仅举几个例子。首先介绍一下食品券。设立于1939年的食品券项目的目的是防止穷人由于没钱购买食品而挨饿,此后又不断进行更新扩展,目前的运转机制是政府给零售店预付货款,穷人凭卡购买食品。现在,食品券项目覆盖1000多万个家庭,2599万人口,其中大约一半是儿童。
接下来,再介绍一下住房补贴项目和儿童补贴项目。针对低收入家庭的房租补贴项目是1961年正式设立的,联邦政府的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从申请补助的贫困家庭中选出一部分,代表他们和房东签约,并为他们支付大约70%的房租。
1965年,联邦政府设立了帮助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的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00多万学龄前儿童接受资助。儿童补贴项目有21万名员工,而志愿人员则有120多万。
除了刚才介绍的几个项目之外,美国联邦政府还有许多其他类似的项目。比如,针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学校免费午餐项目丶专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帮助的联邦培尔助学金项目丶公共住房项目丶医疗救助项目丶贫困家庭临时资助项目等。
正是由于设立了这些项目,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才不至面临重大的生存危机,也正是由于政府的积极介入,才托住了美国社会安全的底线。

街头乞丐

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每家每月能从本人居住地的救济中心领取食物一次。这些食物一般是从当地的商店转过来的。美国的食品管制很严,过期一天也不能卖。这些商店在快过期时就送到这里,然后在过期前就送到了穷人手里了。记得以前在国内上课时听老师说,资本主义国家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减价卖给穷人,在这里看到的还是不一样的。

穷人吃和穿:饿不死冻不着
美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超过10%的美国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对于穷人来说,首先要解决的自然是温饱问题。符合低收入标准的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持绿卡者),可以向政府申请食品券(Food Stamps)。人口不同的家庭每月可获得的食品券最高金额如下:1人家庭155美元,2人家庭284美元,3人家庭408美元,4人家庭518美元,5人家庭615美元,6人家庭738美元,7人家庭816美元,8人家庭932美元。8人以上家庭每增加一个成员,可多领117美元。这种食品券就像一张不可透支的银行卡,政府每月把钱打入卡里,持卡者只能在商店购买面包丶水果丶蔬菜丶肉类丶鱼类丶奶类等食品,而不能用于烟酒等其他生活用品的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向慈善机构捐赠钱或食品的企业和个人,可获得部分免税的优惠。这也是政府鼓励企业和个人资助穷人的政策之一。







避难所:无家可归者的“家”
“衣食”解决了,接下来是“住行”。据报道,46%的美国穷人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屋,75%的美国穷人家庭拥有一辆汽车。相当多的美国穷人没有自己的房产,甚至有人无家可归。
为此,美国政府花巨资为这部分人提供廉租房。低收入者均可提出申请,一旦获准,不仅房租大大低于市价,而且只需缴纳不超过家庭收入30%的租金,差额部分可凭住房券向政府兑取现金。在纽约的黄金地段有座叫“孔子大楼”的公寓,就是当地政府为低收入的华人提供的廉租房。
有些穷人觉得租住在公寓楼不舒服,如果想自己买房子,也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购房优惠,比如可申请抵押信贷证书,10年内享受个人所得税的抵免。根据4年前布什总统签署的补助无房户买房的法案,凡有能力支付月供款丶但无力支付首付款的美国家庭,均可申请低收入家庭特别资助,政府将为他们交首付款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有关费用。廉租房的申请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排队”是免不了的,不可能“立等可住”。
那些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突然失去家园,或因其他原因无力支付房租的人怎么办呢?这时非政府组织又开始起作用了。
当地一家由基督教组织“救世军(Salvation Army)”筹办的“避难所”。这是一座两层的楼房,共有61个床位,无家可归者可以申请到这里来免费吃住。这里有家庭间(两张并排的上下床丶独立卫生间),有男人间(16张床位丶共用卫生间)和女人间(12张床位丶共用卫生间),食堂丶电视图书室丶健身房丶教室丶电脑室丶洗衣房丶儿童游乐场一应俱全。
避难所负责人詹姆斯介绍说,这里常常客满。住在这里的人,短的一两天,长的达两年之久。有人刚来的时候一无所有,避难所还为其提供衣服和洗漱用品。住在这里的人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不准吸毒丶喝酒,晚上10点半熄灯,早上6点半起床,白天必须出去找工作或接受社区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找到工作之后,收入的10%用于交房租,65%由避难所代为保管,攒够了2500美元,就可以离开避难所到社会上租房子独立生活了。
避难所也为社会上的人提供免费午餐,任何人只要签个名就行。午餐很简单,一块夹着奶酪的面包,一勺拌酱的豆子,一勺蔬菜色拉,还有一杯牛奶。詹姆斯说,来这里吃免费午餐的基本都是些老面孔。



穷人反而不担心生病
在美国,看病非常昂贵,住院一天的费用约等于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但是,对于穷人来说,反而不用太担心,因为他们可以向政府申请免费的医疗保险。即便没有医疗保险,有病也尽管上医院看,医院会先看病后再寄账单,即便交不起高额的医疗费,还可以和医院讨价还价或申请缓交。
真正拖欠医疗费的往往并不是穷人,而是那些中低收入者,因为穷人的医疗费由政府埋单了。
通过富人的缴税,美国穷人有机会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所以他们一般没有强烈的生存压力,没有强烈的反社会尤其是仇富情绪。当然,美国也经常发生一些反社会的暴力事件,但基本上是零星的丶局部的。把贫富差距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穷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才会有根本保障。



提到美国穷人,我们通常称他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样的表述其实是不准确的。美国人自己所说的穷人,主要以收入为标准,收入低就是穷人。而收入和实际的生活质量,二者未必是正相关,甚至多数情况下不是正相关,我们却简单地把收入水准和生活质量划了等号。
十多年前从大陆移民美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个人年收入都在十万美元以上,开奔驰车,住独立别墅,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但他们仍然对美国很多牢骚。一个女学者就抱怨说,她每个月能拿到的实际工资,只有名义工资的四分之三,还有四分之一被政府的税收拿走了。拿去干什么了呢?主要拿去救济穷人了。他们认为美国是富人的天堂,也是穷人的天堂;富人的好日子不用讲;穷人虽然收入少,但收入一旦低于贫困线,社会保障就会应有尽有,他们就可以躺在国家身上过日子,生活质量也不会差到哪去。唯独中产阶级最难受,工作压力大,经济负担也重。当然,说归说,真要他们离开中产阶级队伍,他们还是不干的。因为做富人几乎不可能,美国很少暴富机会;做穷人他们显然又不情愿。
美国对穷人的照顾,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照顾,确实比较周到。
美国的残疾人和老人,大多骑电瓶助动车独来独往,活力十足。而不像国内的残疾人和老人,自己昏昏然坐在助动车中,背后总有人推车照料。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的独立性强,能不求人尽量不求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几乎所有细节上,对残疾人和老人交通上的人性关怀已经十分完备,正常情况下只身一人足以应付局面。所有路口丶所有建筑物的出口和入口,都有无障碍通道。公共汽车如果不装置可与路面无缝链接的活动踏板,电梯如果不装置盲人专用按钮,一律不得出厂。诸如此类的人性化措施,为残疾人和老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方便,使他们最大限度地享有行动自由,最大限度地接近正常人状态。
这里的无障碍通道,不只具有交通意义,更具有社会学意义。换句话说,它也是欠缺行动能力的那部分特殊人群的生存通道。如果没有这样的通道,生活中的许多扇门无疑将对他们关闭,他们的生存机会丶他们的幸福指数将大打折扣。
为不具备相应生存能力的弱者打造相应的生存通道,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融入主流社会,享受正常人的正常生活。美国对老弱病残如此,对人口数量更为庞大的穷人更是如此。




46%的美国穷人家庭实际上拥有自己的房屋。其典型房屋一般有三间卧室,一个半卫生间,一个车库,一个晒台。美国穷人家庭中,住房拥挤的只占6%。
76%的美国穷人家庭有空调。
75%的美国穷人家庭拥有一辆汽车,30%的美国穷人家庭拥有两辆汽车。
美国穷人的孩子和美国中产阶级的孩子在摄取蛋白质丶维他命和矿物质方面几乎没有差别,他们一般都营养过剩,平均比二战期间参加诺曼底登陆的美国军人高一英寸,重十磅。
穷仍能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红利,穷仍能得其所哉,所以美国的穷人一般没有强烈的生存压力,没有强烈的反社会尤其是反精英情绪。当然也有一些反社会的暴力事件,但都属于零星个案,不具有普遍意义。美国社会当然为此付出了代价,据统计,社会福利支出已占到联邦政府将近一半的非利息支出,相当于美国GDP的9%。



今天整理这些文字的起因是,刚刚LG说信箱里有我一封信,内容是关于什么“Arizona Quest card ”,问我有没有申请什么购物卡之类的劳什子。答曰没有后,我们开始在网上查询这是个什么东西。结果发现这个是AZ针对低收入家庭的一张补贴卡。据说里面有两个账户一个可以直接取现金,一个可以在商店买东西。开始迷惑起来,我可从没有申请过这个东西啊!
回想了一下,上周二给Cynthia办保险登记提交收入等资料证明时,那个办事员看着基金委发的资助时很是诧异,说过一句你们应该申请政府补贴的是吗?(汗那!都说中国现在富强了,给访问学者的资助,竟让外国人大跌眼睛,一个劲的确认只有这些吗?)偶们含糊的说了一句是啊!估计人家看到我们的收入状况,生怕我们虐待了这个美国小公民,才一周就赶紧寄来了这个卡。LG调侃到,偶们的宝宝刚出生就开始挣钱贴补家用了。
虽然不知道,卡里到底有多少钱,但这么高效又细致的福利体系,确实让我感触很深。
最后贴一张在美国各个办事机构几乎都能看到的一幅画,是上次我们在WIC的办公室照的。“and justice for all”这可能是国内所有福利体系中最为缺失的核心吧!



来源:网络

返回页首
举报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1 2 3 4 5
0个人参与评分
Advertiser Disclosure
最新商家点评
ChicagoChinaRen总共有1121条点评, 1120次评分
飞鱼装修
Review by 小文 at 08/29/25
很好的一次装修体验。找了很多家华人公司,这是价格最公道的一家,做好后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借故加收额外的费用,工人态度...
旗舰贷款
Review by ykun at 07/20/25
Highly recommend my loan originator Yan Guo. It's...
Kevin 赖 -- 我爱我家,芝加哥资深地产经纪 ,值得信赖!
Review by jingjing071888 at 07/05/25
kevin是一个真的很值得托付的经纪人 他对房产市场的了解非常深入,给出的建议非常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