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主党新提案:无证移民若满足这些条件,或可申请绿卡
2 国务院暂停绿卡发放 这类人受影响
3 重磅!亚马逊Prime会员新规:不同住址不再免费送货
4 移民局扩权:可携枪、可逮捕、可快速遣返!绿卡与签证审查或更严苛
5 如果赢了$17亿强力球头奖 将扣除多少税款?
6 独享强力球$13亿?数学家:千万别用生日选号!这些策略将中奖几率“最大化”
7 川普或宣布“全美住房紧急状态”,这意味着什么?
8 犯众怒!美卫生部千名员工要求部长肯尼迪辞职
9 寻找失踪夫妻 却意外捞出近百辆汽车!芝加哥河埋藏了多少悬案?
10 毕业即失业!美国2025届毕业生正遭遇最冷酷就业市场
芝加哥旅游,游记,经验分享,芝加哥城市,美国旅游,旅游攻略,美国华人旅行社,自助游,美术馆丶博物馆,服务华人,美国旅游攻略,芝加哥当地华人地接社,旅游接送,西尔斯大厦,住宿酒店,芝加哥导游,芝加哥艺术馆,大班旅游,机场接送,彩虹之旅,美西跟团游,喜来游,翠明假期,美国跟团游,旅游景点,美亚假期,天宝旅游,天马假期,拉斯维加斯旅游,华景假期
智慧达人
虽说早睡早起精神好,但由于有两个小时时差,大清早起床还是很困难。不过每次我出门旅行,意志力都特别强,不管睡得好不好,到了该起床出去玩的时候,都能像打了鸡血似地兴奋起来。因为从奥黑尔进趟城也不容易,所以我们早上八点不到就从酒店退了房,搭乘他的班车到了地铁蓝色线的罗斯蒙特(Rosemont)站台。这次我直接请班车司机把我们送到蓝色线奥黑尔机场的前一站,而不用多走一段路去机场那里搭车。一大早的地铁上竟然也有不少人,看他们蓬头垢面的样子,还有身上破破烂烂的衣服,我跟Qing说,这些人说不定是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晚上在机场睡一觉,白天再到市中心谋生活。我觉得我想象力已经算不错了,哪知道Qing更狠。她说,也有可能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根本就是在蓝色线的车厢里睡觉的,你看他们现在一个二个都还没醒呢! 我们俩一大早的,就在芝加哥的地铁蓝色线车厢里,你一言我一语的胡乱猜测着上上下下的乘客身份,时间倒也过的很快。在市中心下了车之后,街道上上空空荡荡,既没人也没车,和昨天摩肩接踵的情形截然不同。今天第一站就是去头一天因为排队的人太多,而把我们吓退了的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学院门口也没人,很好,因为,还没开门。头一天光顾着看闭馆时间,忘记看开门时间了。现在才发现,原来它早上十点半才开门,还有两个小时呢。不管那么多,趁着现在人少,赶紧在门口照相再说。 因为时间尚早,我们先到附近的星巴克买了一杯咖啡,然后慢慢的逛到了千禧公园那里。和艺术学院门口差不多,千禧公园这里也没什么人,头一天人满为患的云门那里只有零星的一两个像我们一样早起的游客在拍照。不要看云门抛光不锈钢的外表很光亮,走近看看,你会发觉其实上面很脏。云门表面到处都是印迹,估计都是大家的手印,也不知道它每天要被多少人摸。 千禧公园里面,有一个大型的露天音乐厅,它的顶棚看上去就像泛起的浪花,因为用的是钢结构,所以看上去很有质感。另外,露天音乐厅的听众席就是一个大草坪,顶上是纵横交织的搭载着扩音器和灯光的钢架,虽然谈不上遮盖,但却给人一种整体的包容感。公园里有一座横跨外面马路的人行高架桥,直接连到艺术学院的建筑里。看样子,里面好像是有一个城郊铁路车站。站在高架桥中间向东边望去,几条街之外便是密歇根湖。我们无意从高架桥另一头下去,只是在上面看了看,就折返回了云门那里。 逛了一圈之后,时间到了九点半,我们决定回艺术学院那里看看。我们回到艺术学院门口的时候,虽然没看到有人排队,但门口台阶上已经坐了不少人。大概九点四十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突然一下大家都站了起来开始形成了一条队伍。那些跟我们之前一样,原本在附近瞎逛的游客,一看我们这里开始排队了,也赶紧加入了队伍。短短五分钟,艺术学院门口的队伍又从台阶排到了人行道上并且转了弯,这个时候才九点四十五分而已。 在这四十五分钟的排队时间里,还下过一次阵雨。雨的来势很猛,雨点也很大,有些人怕被雨林,就逃出了队伍,躲到了屋檐下。我不怕雨淋,唯一担心的是我的照相器材。所以一发现下雨,我的第一反应是找防雨布出来包相机和镜头。还好只是阵雨,大概下了不到五分钟,雨就停了。 艺术学院开馆还算准时,在我们忍受了将近一个小时无聊的排队等候之后,终于拿到了门票进到了学院里面。在馆内一楼大厅,我看着墙上的导游图,不禁开始暗自庆幸今天一大早来艺术学院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从导游地图上来看,整个艺术学院上下共分四层,前后分了三个区,同一层楼的不同区不一定相连。总之一句话,这不是一个一时半会就能逛完的地方! 因为劳动节这几天,是艺术学院Lichtenstein回顾展的最后几天,所以我决定先去三楼东南角的特别展厅看Lichtenstein的作品。我们从大门口的楼梯上到三楼,却怎么也找不到特别展厅,经过询问工作人员才知道,特别展厅虽然同在三楼,但从三楼西区无法穿过去,要经过一楼的长画廊穿到东区,然后再上三楼才能到达。我的个妈,这艺术学院到底有多大啊! 好不容易找到了Lichtenstein的作品回顾展,发现这里已经有很多人了。怎么回事?现在可才刚刚开馆哟!看来慕名前来看展览的人实在是不少,我也掏出电话,赶紧谷歌一下这Lichtenstein究竟是何方神圣:Roy Lichtenstein,美国画家丶艺术家,美国波普艺术的鼻祖。好吧,恕我孤陋寡闻。对于这些艺术史,我还真不是很了解。今天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就当是上一堂艺术教育课好了。 展厅里并没有完全禁止拍照,只是不允许使用闪光灯。不同的作品根据其归属性质的不同,有不一样的限制,有些私人收藏的作品是不允许拍照的。为了避免尴尬,我在展厅里没有开相机。整个特别展厅不算很大,但因为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还是要逛很久。加上每幅画旁边都有一大段注释,即使不是没一幅画的注释都看,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大概了解艺术家生前的发展和成就。总的来说,Lichtenstein的波普艺术最着名的特点就是对本戴点(Ben-Day dots)的使用以及用大画幅的画来描绘紧张时刻的浪漫场景。除了早期的作品之外,他的大部分作品,无论是巨幅漫画或是雕塑作品,都使用了本戴点。另外,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创作了大量描绘紧张时刻男女浪漫场景的漫画而出名。这些场景包括战争场面丶生死关头丶爱恨纠结之时等。感兴趣的话,可以到芝加哥艺术学院Lichtenstein回顾展的网页看看。 看完了Lichtenstein的回顾展,我们就顺便开始逛三楼其它的展厅。这层楼基本上都是现代艺术作品,大部分都是油画。我一直都很喜欢线条丰富丶色彩鲜艳的艺术作品,在这里我找到了一个很对我胃口的艺术家:伊万阿尔布莱特(Ivan Albright)。他的作品极为精细,并且绝非普通的油画那么简单,而是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他的作品中,《多利安格雷的画像(Picture of Dorian Gray)》让我驻足欣赏的时间最长。《多利安格雷的画像》是一篇十九世纪末发表的英国小说,曾被多次翻拍成电影,最近拍得那一部我还看过。讲述的是一个叫多利安格雷的英俊年轻人,在被一位画师画了一副肖像之后,发现可以让画像中的格雷代替自己衰老。同时随着格雷心灵的扭曲变坏,画像中的自己也变的越来越丑陋难看。阿尔布莱特的作品,便是格雷那已经变得丑陋不堪的画像。其狰狞的面目,血迹斑斑的双手,让人感觉如同见到了魔鬼。 作为世界上顶尖的艺术学院之一,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的美国现代艺术作品,其中最为着名的可能就是《美国哥特式(American Gothic)》了。在这幅画的展厅里围了许多人,大家都在为这幅画拍照。据称,这幅画和芭比娃娃丶自由女神像丶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该作品是美国画家格兰特伍德(Grant Wood)于1930年创作的,画面清晰明了,非常的写实。就像许多为其他人所称道的艺术作品一样,这幅画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但根据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却又会有不同的感觉。我不爱凑热闹,简单的看了一下就走开了。 我们逛完第三层的东区就花了将近两个小时。幸亏我们没有花几块钱租一个电子解说器,因为那样的话肯定会在每一幅艺术作品前停留更长时间去听完讲解,不知道在下午五点闭馆之前能不能听完所有的讲解呢?博物馆剩下的部分,我们又逛了两个多小时才勉强看完。这其中包括中国古代艺术厅(主要是唐三彩和青铜器)丶日本艺术厅(工艺品)丶非洲艺术厅(泥塑和面具)丶还有不同时期的欧洲艺术厅。由于整个博物馆实在太大了,我们在里面不停的走了几个小时,感觉最后腿都走软了。恐怕这四个多小时逛下来,我们走了十几公里的路程也说不定。 从芝加哥艺术学院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即使是逛了这么长时间,我记得好像依然有我们不曾看过的展厅。看来真的要把艺术学院逛完,非得一整天才行。我们沿着密歇根大道往北走来到了芝加哥河(Chicago River)旁边,这里河的两旁是芝加哥高楼最密集的地方,我们今晚即将要入住的酒店就在河边。拖着疲惫的双腿,我们走到了河边的喜来登酒店芝加哥店(Sharaton Chicago Hotel and Towers)。在前台登记的时候,酒店工作人员主动询问我们要不要第二天晚退房。自从有了喜达屋的信用卡之后,我一直都知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享受下午四点退房的特权,但从来没用过。想到第二天还要在市中心逛一天,晚退房的话还可以在玩了半天之后回来洗个澡,于是就对前台的帅哥说要下午四点退房。我们的房间在第二十九层,仅低于铂金会员(Platinum Preferred Guest)的高层套房。不过不走运的是,我们的房间是背朝芝加哥河的,所以风景并不佳。 放下行李,轻装上阵。我们沿着酒店旁边的一条街向北走,走了大概六丶七条街,就到了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这里给人的感觉就和之前的艺术学院很不一样了,现代气息非常浓。正门口台阶前的广场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类似广告招牌一样的钢铁英文单词“MOTHERS”,并且整个雕塑还在不断的旋转。走上台阶进入博物馆大厅,整个建筑给人感觉也是非常空旷。我们换了门票之后,先逛一楼。这层楼主要都是现代派的画,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几幅立体感很强的油彩画。咋一看画面,给人感觉是立体的,但仔细看过之后,会发现其实只是利用色彩强烈的对比度以及适当的纹路而制造的立体感。 我一直觉得,对于前卫的艺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仁者见仁丶智者见智的过程,所以从来也不强求自己一定要去理解或是感受作者的用意。看到一个作品有共鸣固然好,但要是没感觉也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没天分。大概逛过了一楼,我们就直接上到三楼。这里所谓的二楼,其实只是一个半层,没什么东西。总的来说,这间博物馆的内容数量和之前的艺术学院博物馆比起来,简直连一个展厅都比不了。 第三层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作品,主题大多都是摩天大楼,因为芝加哥是“摩天大楼之乡”,世界上的第一座摩天大楼就是在芝加哥建起的。有一个展厅非常昏暗,里面摆放着大大小小各种尺寸的冰箱,表面贴上了闪闪发亮的银光材料,一眼看去,就跟高楼林立的芝加哥市中心很像,这个作品就叫做“冰箱大都市”。另外还有个展厅,墙上贴满了报纸,原来都是报道关于2001年9月11号纽约遭受恐怖袭击事件的报纸。我在墙上找中文报纸,找到了《北京晚报》丶《北京青年报》以及一份香港的报纸。我突然记起,其实当年我也有收藏这一天的报纸,包括《楚天都市报》丶《武汉晚报》以及《人民日报》。可惜收集的不够多,要不然我也可以搞一个艺术展览。除了展出的艺术作品外,整个博物馆的建筑也很有艺术气息。每一级台阶的竖面都有镂空的小孔,整个楼梯到形成一个椭圆形,从最底层往上看线条感非常强。 当代艺术博物馆没有艺术学院博物馆那么大,不用花很长时间就可以全部看完。这时候也已经下午近五点了,是到吃晚饭的时候了。经过在Yelp上的一番研究,我们决定到市中心一家叫Quartino‘s的意大利餐馆去吃饭。我印象中,芝加哥最有名的食物便是芝加哥厚锅皮萨,据说五大湖地区的美国人都比较喜欢吃这种皮萨。它的特点是比一般的意大利式皮萨要厚很多,里面夹了许许多多的奶酪,切一块下来那在手上的感觉根本不像是在吃一块饼,而是像在吃一大块蛋糕。我平时都还很喜欢吃厚锅皮萨的,只不过今天太累了,天气也很热,所以不想吃那么腻的食物。 Quartino’s是一家比较传统的意大利餐馆,做的是意大利式的软底皮萨。老实说,我不太喜欢这家餐厅:食物的味道很一般,桌子之间很挤,服务员很不在意顾客的一举一动,吃完了等账单都能等十分钟。在芝加哥两天,这里的食物实在是令我很失望,不管是头一天吃的快餐,还是今天吃的皮萨,都没有加州的好。另外,Qing去星巴克买了一杯星冰乐,也说做的很难喝。看来之前有美国朋友说,东部和中部的美国人吃东西很不讲究的确不假。至少以我目前的经验,不管是华盛顿特区,还是波士顿,加上现在的芝加哥,食物都很一般。要吃美食,还是得留在西海岸啊! 吃过了晚饭,天还没黑,我们有慢慢散步到了格兰特公园附近。今天晚上有芝加哥爵士音乐节的表演,我们到那的时候,舞台前的草坪上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人了。大家都是自己带的椅子,很多人都是坐在椅子上边吃边喝的同时,欣赏舞台上的爵士音乐表演。我们没有椅子,只好走到远一点的地方坐在花坛旁边。 芝加哥爵士音乐节 听了一下爵士乐,我们就打算往回走了。沿着密歇根大道往芝加哥河的方向走,一路的夜景很漂亮。这几天其实还是密歇根大道“壮丽一英里”购物节,街上许多品牌的商店都在疯狂打折,沿路可以看到很多拎着大大小小购物袋的人。我们无心购物,走了一下就回到酒店了。酒店房间虽然没有面朝芝加哥河,但从二十九层望出去,夜景依然壮观。 从千禧公园看到的密歇根大道和华盛顿(Washington)的夜景 芝加哥喜来登第二十九层房间外的夜景 这两天,芝加哥五所可以免费入馆的博物馆只有历史博物馆(Chicago History Museum),因为比较远,所以没去。这次美国银行的免费博物馆活动被我利用的还是很好的,两个人加起来差不多省了$100美元的门票钱。今天虽然很累,但一天的艺术课还是让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感觉再怎么没有艺术细胞的人,到芝加哥这些艺术博物馆来走一遭,无论如何也可以找到一些共鸣。 来源:网络
谁点了赞
点评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