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做癌症实验不是天方夜谭 加大伯克利哲学系学生曾是癌症项目研究员

收藏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6月20日报道 (记者Gigi) 南加州洛杉矶联合学区的华人学生王贝绮,在3年前参加了洛杉矶联合学区和癌症研究院埃里森研究所(Ellison Institute)合作的一项少年研究员项目,之后其成功进入了加大伯克利成为一名哲学系学生。

王贝绮表示,当初想参加这个项目是因为觉得这个项目非常特别,她想多学习有关于癌症方面的研究和科技。她说:“埃里森研究所注重研究和创新,很多知识和科技都是最前沿的。我想多学习这些科学家们的思考方式,以及他们研究问题的办法。还有我想申请这个项目是因为我觉得我们课本上需要能学到很多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和我们实际生活有些距离。这个项目能让学生把理论和知识相结合,这样的机会在学校里是非常少见的,所以我想申请这个项目。”

图∶华人学生王贝绮(摄影∶记者Gigi)


她在2019年来参加这个项目,当年一共有6个学生参加,她是其中之一。早上,他们制定研究方案,并且了解一些关于癌症、肿瘤方面的相关研究科技和背景知识。中午,学生会跟埃里森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进行交谈,学习他们在研究什么。下午,学生们去实验室,并根据早上制定的方案进行一些研究。研究院会提供给学生做实验、做研究的机会。然后,在项目结束的时候,学生们会得出一个结论。

王贝绮说∶“这个项目使我对实验的理解有很大改观,因为在学校里的实验一般都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具体的实验步骤。可是这里的实验完全不一样,这个项目导师会给你很多自由思考的空间。这是非常难得的,他没有具体的实验步骤,所有的事情都要你自己解决。当然导师会提供给你背景知识,也会给你很多的帮助,但最主要的还是培养自己思考的能力。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

图∶华人学生王贝绮(来源∶受访者提供)


她现在是加大伯克利哲学专业大三学生,在想申请一个数据分析专业。王贝绮称,这个项目给她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改变了她看问题的一些方式和方法。以前会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就已经够了,通过这个项目让她知道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看你怎样去应用它,怎么把它跟实际结合起来。像这些创新思维方式,是书本上提供不了的,所以这个项目对她来说改变非常大。

视频∶华人学生王贝绮(摄影∶记者Gigi)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