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美国从2007年起开始试行电子签证程序,整个申请过程全面采用电子手段,由于该措施还处在试行阶段,只在部分地区试运行,但这项措施的推广将大大缩短申请者等待的时间,为各国签证的申请者提供方便。我所有的签证手续都有按照这个电子程序办理,也算方便。这些手续又是我的一个亲戚的大学生儿子一手代办的。我省下了一切烦心之事。
那天,我是上午10点到达梅隆镇广场。我是个从小在上海长大的老上海,对这里的一切并不陌生。我问看场子的上海老爷叔:中午1:00约签,应该什么时候来排队?答曰:你11:30来吧!
于是,我就去解决温饱问题。等到11点回来的时候看到签证队伍排成中国龙了。
中午那个红太阳是那么的热烈,一直烤到你眼冒金星,才看到上海老爷叔领着那边的公务签证人员缓缓入场。哎,等到我被烤得没了脾气后,才看到中国龙的龙首终于开始向电梯进发。接着就是面对一系列的程序:过安检丶交表格丶采指纹!我遇到的第一件麻烦事:需要填写EMS的快递单子。没人告诉你这些必需要做的小事。早知道,就一定会事先在家填好地址了,不然在这里耽误时间,那张填写表格用的桌子是那样地小,人又是那样地很多,你会感到很惨然!
今天我进去排队的时候一共开了四个签证窗口,三个金发GG和一个黑发“老墨”GG,金色超短发胖GG负责对公,感觉很nice,不停的smiling;我要说的是这个黄发稍胖GG,那叫一个水啊,可能因为只有黑发“老墨”GG一个窗口负责因私签证,就听见他不停的说:“your visa is approved!" "ok" "你过了”,每个不超过一分钟,看的人都有有点那个乐哈。
但是很不幸的是,我还没轮上时,就被一个中国血统的洋侍者挡住了:“你的表格填错了,不需全英文的,这些地方应该用中文填写!”
我一下子火了!但去骂谁呢?我原以为自己的所有表格都填好了,就等接受美国人的考试了。怎么突然会有这种错误发生呢?一种不顺的感觉涌上了脑门,脑门就像炸了一样。
我无奈地退出长龙,挤到小条桌前去“英翻中”。还要去查找姓名的码号。所有的排队时间浪费了,一切重头做起。
在漫长的时间消耗中,终算通过了第一关。我进入了第二梯队。就在我前面还有10多个人的时候,旁边的又一个窗口开了,来了一个金发胖mm,看上去脸色不大好。果然,第一个企望探亲的安徽嫂子被盘问了半天,结果还是死在她手下,理由是不符合美国非移民签证的规定;然后是一个去参加美国婆娘毕业典礼的大GG,拷问内容丰富:什么照片哈,结婚证哈,老婆什么时候回来过哈……拷问了一大堆,最后好像过了吧。MMD,那几号窗口都签了10多个了,这边才签了两,什么时候才能就到我呢?我那个寒啊,心想自己今天怎么这么背呢?
一个经过B面签过程的GG,开始私下里陈述与V-金发胖mm的对话:
M: Good afternoon, madam!
V:Good afternoon, and where will you go?
V: give me your offer letter _
M: here you are
V: How many schools have you applied?
M: 9
V: and how many admited you?
M: 4
V: then why choose this university?
M: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UTHSCH is famous for its research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lso ……
V: 你有学校的有关证明吗?(中文)
M: Yes, (开始疯狂找,先掏出第一个文件夹里面的所有材料,其间VO说,“是那个吗?"没理她,继续找第二个文件夹,终于找到了。)Here are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 of my study certificate.
……
今天下午签证的大多是探亲的,基本上都是去看在美国的儿子女儿的,老爷爷丶老奶奶们居多,也许是老了,大都是因为照片不符,DS表没填好,电码没查……浪费了银子,浪费了时间。
记得,那天刚到出门门口时,还看到街上一些上海人在练早操,练习什么木兰拳丶香功,一个上海老头一边叫着口令,一边和一群老阿姨们一起用双手撸着自己的挺着的肚皮。一直到了江宁路的门口,才忽然见到几百号人的长队一字排开,遥想这便是签证预约的队伍了。
美签证的场所自从搬到Westgate来之后,便落户一家形象中心的斜对门,后来,环艺+伊势丹,还有米国老大哈哈竟然也搬到Westgate。
如今,在签证排队的长龙前,不断会有一些黄牛和撮麻子的人轧进来:“表格填好伐?照片拍好伐?钞票交好伐?电码查好伐?飞机票代理伐?胶水要伐?中介不过不要钞票!”这里就象计划经济时的小菜市场。早上3点钟开始就有人排队抢番茄,旁边还会有一些二道贩子在撬边。
当听到拿着步话机的GG们开始唧唧喳喳讲话时,队伍才象反鼻虫一样地蠕动起来,估计大摸十几个人一批,和电梯的容量差不多。那些中国面孔的洋侍者GG,似乎成了布什的卫队长,神情严肃,用冷眼对你上下扫描,然后核对DS-156上的护照号码和预约号码,再然后又是排队丶排队。8楼到了,洋侍者GG个个凶得很:护照和DS表格拿出来!一句句掷地有声,都好象电影里看到了皇军检查良民证!脱鞋丶脱裤带,全身安检,打印号码,再去找个位子。
签证大厅的格局犹如中国三年自然大灾害时期的公共食堂。11只窗口,前头一排排对着的位子,木头做的,坐的时间长了,人也会像木头一样,感到有点吃力丶木然了。
1—3号窗是收材料的。我递了DS-156, DS-158,Passport, I-20 Form, Offer Letter……说实在的,我至今也忘了,到底递了些什么东西。脑子中记忆犹新的是那些流着中国血的假洋人的脸。没有笑容,只有严肃。
交好材料,然后开始坐着,两眼看牌子。那天,跑来签证的老夫妻多,学生模样的没有几个。多嘴的中国人总会互相问上几句:“侬被锯几趟啦?阿拉来了三趟了,碰到过么是运道,否则再来,就像搓麻将,和了,重来过。”“我想看伲儿子。签证官心情勿晓得好伐?”……
听到4号窗有人用英语讲话,估计是学生。
学生:He 小boy:Vo
He: Good Morning, sir!
He: Nice to meet you, sir!
Vo: How are you?
He: Fine! Thank you.
Vo: Are you a student?
He: Yes. I am a senior student from Fudan University. I will get my B.S. degree net month.
Vo: Well.
Vo: What's your major?
He: I major in physics for my undergraduate study. And I will major in biophysics at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You can see on the I-20 form. As the biophysics program is under the department of Structure Biology, the major is printed as Structure Biology on the I-20 form.
……
Vo: Well.
He: Do you want to see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form the Director of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Vo: I will tell you if I want!
He:Ok.
Vo: I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he full scholarship?
……
Vo: Well.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window 11?
He: Thank you very much!
不一会,只见那个学生小跑着去找位子了。哈哈,那位得意的学生显然已1000过了!
但邻座的等候者则没有那么幸运,而是在压低嗓门谈论着酸甜苦辣的签证磨难记。
其实自己拿到了约签通知后,心情挺激动的。我曾经当过中共处级的新闻官,面且还是中央直属的头衔,早就知道像自己这一类人想要办理赴美签证,在中国就难点多多。好在,人已下海,就似海中的游船,不再有什么约束了。为了能顺利见到自己的女儿,我就开始收集网上和周围朋友们有关签证的经验,并忍不住在收到表格后的第一时间给上海领馆打电话,预约签证的时间。接线的小姐态度非常好,问了姓名丶生日,要去的美国的原因。我拿到了一个号码,也就定下了决定“命运”的日子。
其实在这以前的准备工作都是漫无目的的,在预约好了日子以后,才针对具体的内容一项一项地准备。也许签证就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但我可不在乎,自己很明白:鸡蛋里面本来就没有什么骨头可挑的……直到那天看到签证排队的人已经排了黑压压的一片,心里才一怔,觉得不知所措了。当守门的武警面无表情地检查着每个人的护照和中信银行的收据后,我才被允许进入大门,首先是到一间小屋子,“验明正身” ,走过检查口,然后进入第一关。在这里送上早已准备好的签证材料,拿到一个号码,然后开始等待签证命运的到来。
在漫长的几个小时过后,我看到了很多被拒签人的各种各样表情。我的心里开始直打鼓。旁边是一个女孩,她在等F2,来了三次,被拒了三次,这是第四次。
随着队伍的前移,我可以隐约听到那位女签证官和一位签证者的对话了。
O:………… (没有听清楚她的话)
A: parden?
O: what is your highest degree?
A: Master.
O:Where did you get your master degree?
A: South Korea.
O: Why did you choose South Korea?
A: Because my advisor’s research area is same with mine.
O: What is your research area?
A: ……
女签证官看了看那个签证者的护照,突然象发现什么问题似的,开始问旁边的男签证官,然后把窗口的对讲器关了,离开窗口,向里面的办公室走去。大约过了5分钟,她出来了,打开了对讲器。一段简短的对话后,她突然又关掉了对讲器,离开窗口,过了2分钟后才回来。
O: Please go to No.6 window and wait.
A: Thank you.
就这样,签证结束了。
也许,签证就是这般,走一个比较简单的流程罢了。
还没等我想了太多,我被叫号了,等待我的是那张永远忘不了的墨西哥人的脸,他一定是个墨西哥裔的美国人。由于受中国面相学的影响,我不知为什么就不想遇到这个签证官,偏偏我现在就必须面对这张脸了。此时的我脑子似乎是空白的,只听到心脏“砰砰”地跳,剩下的居然只是疲惫的感觉,就想在哪里睡上一觉。
因为最糟糕的事,在我准备签证时终于发生了!让我第一次从心底里恨死了美国人!至今仍耿耿于怀。
“你如何证明你女儿是合法移居美国的?”
当我无法在一分钟内回答那位美国签证官的突然发问时,我的第一次签证就此失败了。
愤怒使我重新立下年轻时代的毒誓:一定要将美帝国主义的土地踩在我的脚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大国。而在1776年之前,在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上,还不存在美国和美利坚民族哩!如果说,存在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那应当说是一群生活在原始部落里的印第安人。可今天的印第安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0.85%。今天的美国,几乎全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美国完全是一个移民国家。
我用眼扫了一下那位签证官。棕色的皮肤,黑色的眼珠,一个典型的墨西哥后裔。我可以很自信地说,他没有我对墨西哥通史了解的多。就凭他这种德性,能在两分钟内就能正确辨别签证人的移民动机?
几个世纪以来,大约有4500万移民从世界各地飘洋过海来到美国。世界“合众为一”才形成了这个国家。2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移民创造的奇迹。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组合体,是一盘搅拌好的色拉。
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起,北美的移民就开始了。移民成了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也目睹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美国建国后,并没有封闭国门。移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完全自由的事情。美国最早的移民入籍程序是在1802年制定的。根据规定,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能取得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随着新移民的增加,老移民的压力也就大了,尤其是为了竞争就业机会。排外运动就此发生。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移民史上最严厉的限制移民时期。但在1965年,一个比较现实和理智的移民法出台了。从那以后,美国懂得了用实用主义的原则和人道主义的态度,去继续接纳新移民。
200年后,美国人口比建国初期增加了60多倍,达到2.5亿人。但老移民似乎忘记了他们的祖宗是怎么来到这片土地的,日益歧视肤色差异较大的亚洲移民。1902年发生了全面驱逐中国移民出境运动。他们忘记了华人对美国西部开发作出的巨大贡献。1882年5月6日,美国总统阿瑟在禁止华工移民10年的排华法案上签字,在此后的61年里,这个国家又制定了15项名目繁多的排华法案。直到二战爆发,美国才明白中国是他们的盟国之一,国会才废除了一系列排华法案,还规定了每年105名中国移民的定额。之后,有关移民法案不断修正,中国移民也就成了美国一个重要而不可忽略的少数民族。
当我了解了美国的移民历史,又知道了美国老移民的排华心态后,心情十分复杂。美国以包容的博爱精神汲纳了全世界的移民,又以博采众家之长的理念,使这个移民国家得以生存和发展,这样的人口增长规模,世界上有几个国家能做得到?中国是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要解决13亿人的吃住衣行,是个大难题。中国能让自己的国家也变成一个移民国家吗?尤其是接受那些没有文化和技能的难民,那会引发多少问题?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劳,闻名于世,中国移民在美国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必然会带去竞争,那些超不过中国人又为此失去就业机会的人,采取极端的排华举动,也就事出有因了。问题是中国强大了,中国人也并不是人人都想移民美国的,至少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去美国,只是为了看望女儿和小外甥,这是最起码应得到的人权。
当然,我很明白,自美国发生了9.11事件后,所有想入境的外国人都受到了严格控制。美国政府为了防止恐怖分子……
这样的措施能给美国人带来什么好处呢?……
美国签证政策目前并没有改变
美国国务院负责领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莫拉?哈蒂(MauraHar-ty)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曾透露,目前美国并没有任何计划改变现在的签证政策,也没有新的签证程序和签证政策公布,尽管在2006年,美国驻北京丶广州丶成都丶沈阳和上海的使领馆所签出的非移民签证比2005年上升了19%,但这并不意味着赴美签证政策有什么变化。
莫拉?哈蒂介绍说,去年,美国驻上海丶广州丶成都丶沈阳和北京的5个使领馆共签发了35万张非移民签证,和2005年相比,增幅很大。
在上海美领馆签证处去年受理了超过12万个赴美签证申请人,大大超过了2005年。仅去年夏天,申请赴美留学的学生数量就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四成,美国驻沪总领事馆签证处处长CharlesJ.Jess在此前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2006年上海美领馆受理的申请人数已经恢复到了“9?11”之前的水平,比上年增加了40%。
莫拉?哈蒂表示,在过去的几年,中国赴美的签证数量每年都递增了20%左右,美国非常欢迎中国的学生丶访问学者丶旅行者和商务人士前往美国。
针对“去美国旅游很难”的说法,莫拉?哈蒂强调,“这是外界的误解,实际上中国人赴美旅游,并不会受到ADS(旅游目的地国地位谅解备忘录)的影响,能否给予签证,完全是看他个人的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我在签证时,遇到了需要按十指手纹的事。其实,从2004年开始,赴美签证的申请人都需要在签证面试时留下指纹,针对这一签证程序,莫拉?哈蒂强调,美国所有驻外颁发签证的使领馆都有这项签证程序,目的是为了保证安全,“哪怕是高级官员也必须遵守这一程序”。由此说来,我当然也无法对此有什么不同看法。说实在的,我也不是犯罪分子,到美国去只是为了探亲,也不是非法移民。只是感受到,赴美签证有一种严格的程序手续。
赴美面签,严格说也并非像传说中那么难,但是要想顺利通过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必须要有足够的材料之外,去美国的理由是否充分,同样也非常重要。受到拒签的原因,往往是缺乏一定的经验。
来源:网络